
成都太古里飞船、广州北京路曲面屏以及重庆观音桥巨幕屏均采用国星RGB超级事业部的产品作为核心显示器件
如何实现这样逼真的3D效果呢?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的大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神经系统,人眼平时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立体的,这是因为人的两个眼球通过人眼之间的小小距离间隔,看到的是两幅有细微差别的画面,这种细微的差别让大脑能在视线消失方向换算出物体之间的一个个空间坐标,我们也就能通过这种感觉来区分出物体的远近和大小,也就是立体感,即三维空间感。

双眼的视差产生立体视觉的示意图
通常3D显示利用的基本原理,比如3D电影,即通过眼镜或者其他设备,将给到观看者左右眼的内容区隔开来,使得两只眼镜可以分别获得左眼和右眼的图像,最后到脑子里呈现的就是3D图像的感觉。

显示屏要达到裸眼3D的效果,成本比影院戴3D眼镜要大得多。现阶段的LED大屏实现裸眼3D其实多数是在二维画面中借助物体的远近、大小、阴影效果、透视关系构建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就好比我们看素描画,画家们用铅笔就能在平面上画出以假乱真的立体图像。

如何让平面的动图产生3D效果?只要利用好参照物就可以。我们通过白线将普通图片分成几层,然后使动画部分能够“突破”白线,覆盖掉图层的其他要素,即可利用眼睛的视差而形成3D的假象。

一亮相就惊艳全网的SM大楼3D海浪屏就利用了背景的阴影作为静态立体参考线,让动起来的海浪有种突破屏幕的感觉。

仅仅这样还不够,大家有没有发现,近期爆红的3D屏无一例外都是由两个不同角度的面组成。显示屏将画面折叠90°,利用符合透视原理的视频素材,左侧屏展示图像的左视图,右侧屏展示图像的主视图,当人站在转角的前方观看时,便同时看到物体的侧面和正面,呈现逼真的立体效果。
以下用3D海浪的简化动图为大家展示一下原理。

网红3D屏的幕后功臣——REESTAR
看似惊艳的显示效果,背后是无数的技术打磨和强大的产品支撑。
实现震撼的3D显示效果,对显示屏屏体硬件的高刷新、高灰阶、高动态对比度、曲面/转角平滑过渡、视频素材的制作水平等有较高要求,这就需要具有优越色彩表现力的稳定显示屏器件作为支持。
以重庆观音桥巨幕3D屏为例,采用国星RGB超级事业部高端品牌REESTAR系列产品作为核心显示器件,其各项指标性能优异,拥有引脚折弯、多重防水和哑光设计等多项专利技术,画质细腻,色彩绚丽。其具有高亮度、长寿命、质保长等特点,在清晰度、亮度、对比度以及宽色域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向观众展现了绝佳的视觉效果。

▲五面喷墨技术-对比度设计

▲低引脚高折弯专利技术-结构设计

▲多重防水设计
声明:文章来源自【 国星光电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